优文分享

祝贺课题组组长董正亚研究员入选36kr U36榜单!

      2024年5月31日,权威科技创新创业综合服务平台36氪「暗涌Waves」公布2024年度「Under36」名单,高端微反应器与流动化学研究组组长董正亚研究员入选「36Under36 科学家型创业者」。

奖项介绍 
自2017年伊始,36氪一直积极发布备受瞩目的「Under36」名单,这份名单尤为关注那些富有活力、创造力及无限想象力的初创企业中的青年企业家和投资人群体,他们无疑是这个时代的杰出代表。

经过对超过500位申报者的细致初筛和严格复审,36氪在2024年成功评选出新一届的36Under36名单,总计128位杰出代表脱颖而出。这128位涵盖了科学家(36位)、创业者(36位)、投资人(36位)以及创作者(20位),他们分别活跃在前沿技术、先进制造、智能硬件、新能源、产业升级、企业服务、医疗健康、本地生活等多个细分领域。这一届的36Under36展现了多元化的创新活力和行业影响力,其中,“科研”和“技术”成为他们最为鲜明的标签,彰显了这些科学家、创业者、投资人和创作者对科技创新的执着追求和卓越贡献。值得注意的是,在这128位杰出代表中,30-36岁年龄段的人数高达113人,再次证明了青年人才在科技创新中的中坚力量。

据最新数据显示,U36创业者和科学家们的创新焦点主要集中在多个前沿领域。其中,超过三分之一的人投身于泛AI领域,这涵盖了从大型模型研发、AI技术的多样化应用到复杂算法的精研等多个方面。此外,具身智能、消费电子、大消费、医疗健康、新能源和新材料等领域也吸引了大量的人才投入。当技术成为推动创业的强大动力时,科研工作者因其深厚的专业背景和创新能力,无疑成为了最适合创业的人群之一。董正亚博士作为科学家型的创业模式更是获得了评审团的高度认可。

组长介绍 
董正亚 | 研究员 | 教授

董正亚,化学与精细化工广东省实验室研究员,汕头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,墨格微流科技(汕头)有限公司创始人,流动化学、微反应器领域青年学者,国际超声微反应器领域开拓者。
2010-2016年博士期间师从中国微反应器领域的开创者—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的袁权院士和陈光文研究员,研究微反应器的设计、混合强化和工业应用。
2016-2020年,先后在比利时鲁汶大学、荷兰埃因霍温理工大学跟随国际微反应器领域的引领者—Simon Kuhn和Timothy Noel教授研究微反应器的设计、放大以及药物合成。
2020年9月入职化学与精细化工广东省实验室,任高端微反应器与流动化学研究组组长。
目前已发表论文23篇,包括微流体领域顶级期刊Lab Chip 2篇,化工学科顶级期刊AIChE Journal 6篇、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篇,声化学领域顶级期刊Ultrasonics Sonochemistry 2篇。申请专利13件,已授权中国发明专利5件。谷歌学术总引用次数837次,H指数17。
在国际上首次开发了性能高效稳定、可工业化放大的超声微反应器,目前正在开发商业化产品。因在该领域的突出贡献,2016年荣获第一届中科院大连化物所-VARSAL技术创新奖;2021年获国家重点人才项目资助。

发表评论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